东京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当陈艾森、曹缘完成最后一跳后,全场屏气凝神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当一声尖叫划破体育馆,英国名将戴利与队友、教练紧紧抱在一起,激动不已。
对于陈艾森和曹缘这对组合而言,因一跳失误而最终惜败夺银,无疑是件憾事;但对于戴利来说,这位征战了四届奥运会的英国老将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回顾戴利的奥运之旅,从年少成名,到争议夺牌,到如今成功夺冠,将这一段充满戏剧性的经历画上了圆满句号。
长得好看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有着先天优势。戴利年少时期就展现出极高天赋,被人们称为“跳水神童。”在2007年获得成人比赛资格后,一举拿下英国锦标赛亚军。一年后,他那张英俊帅气、充满少年感的脸庞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俘获了很多人的心。
于是,一个比“跳水神童”更出名的称号出现了:英国人民的“甜心宝贝”。有人觉得他戴上眼镜很像J.K.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也有人给予厚望,期待他成为英国跳台上的贝克汉姆。
也有很多人觉得戴利被高估了。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一些媒体表示,戴利明明没有从北京奥运会上带回任何奖牌,仅凭外表就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容易让人们高估他的实力。也许,他压根没那么出色。
仅仅一年后,戴利用出色的表现回击了所有质疑。2009年2月举行的英国跳水锦标赛上,戴利在预赛、半决赛多次得到满分,决赛中施展的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得到了裁判三个满分,以1509.70的总分在男子10米台项目夺冠,创造了职业生涯最佳纪录;同年7月的罗马世锦赛,还是在男子10米台项目上,决赛最后一跳共获得裁判送出的9个10分,后来居上战胜中国名将邱波,成功摘金。
罗马世锦赛是让戴利彻底“一战成名”。夺冠后,他与父亲相拥而泣的场面也成为了英国跳水历史上的经典画面。他与父亲的感情很深,曾被父亲送去学游泳,但当时8岁的戴利望着跳水池的10米高台产生了兴趣。年少时,父亲没有缺席过任何一节训练课,这样的支持成为戴利坚持下来的重要动力。
2011年,父亲因脑癌不幸去世,戴利大受打击。一年后,他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也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金牌对于戴利多了一层意义,为了他的父亲。“每一跳,都是为了我的父亲。”他说道。
伦敦奥运会上,戴利虽然夺得一枚铜牌,却遭受着巨大的争议。起因是,他在男子十米台决赛中第一跳出现失误,教练团队当即提出抗议,认为观众席上的闪光灯干扰了戴利的发挥。跳水比赛“重跳”的案例屈指可数,这一次裁判真的做出了让戴利重跳的决定。再次站上跳台的戴利没有失误,最终拿下铜牌。
这一次争议,让很多人认为戴利是在家门口“捡了便宜”。而在伦敦奥运会之后,戴利的跳水成绩一落千丈。纵使中国跳水领队周继红将其视为“新的三大对手之一”,之后的几年里他很少有出色的发挥。里约奥运会上,戴利在半决赛中接连出现太过离谱的失误,没能晋级决赛。
戴利并非实力不行,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导致他的成绩随之起伏不定。里约奥运会折戟后,他并没有放弃奥运金牌这个梦想。为了梦想,为了父亲,他仍然要在东京奥运会上再尝试一把。这个奥运周期,他选择主攻双人10米跳台,在2017年举行的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发挥出色,击败了中国组合陈艾森和杨建。这个冠军坚定了他继续冲击东京奥运会的信念。
时间拨回现在,他做到了。利用中国组合前半段的一次失误,戴利和队友马蒂·李实现比分反超。最后一跳,陈艾森与曹缘的发挥不可谓不出色,但戴利与马蒂·李跳出了几乎称得上职业生涯最完美的一跳。夺冠的消息传回英伦,瞬间冲上当地热搜榜的第一位。
或许是命运女神的垂青,或许是父亲在天之灵的庇佑。四届奥运会首度封王,戴利终于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推向了最高峰。